


宋忠平凤凰卫视评论员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稀土出口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累计出口约5.3万吨稀土,出口总金额约33.9亿元人民币。另有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美国稀土进口总量约80%来自中国。中国稀土储量占全世界储量的39%。在永磁材料领域,全世界的需求是每年16万吨稀土,中国每年的供应量能达到14万吨。美国目前所需的稀土,约八成依赖中国进口。美国商务部报告承认,其所列出的35种稀土原料中,有14种完全依赖进口。
夺回定价权变稀土为「工业黄金」
美国也有稀土资源,但基本是轻稀土资源,中国拥有大量储备的中重稀土,在国防军工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中国限制出口,对美国的影响是显著和长期的。如果中国限制对美国的永磁材料出口,可能会造成如苹果公司、美国车企、军火商的大麻烦。此外,在稀土分离萃取技术上,中国也拥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
中国稀土产业发展需要实现转型,一是要夺回稀土的定价权,不能就挣个「白菜钱」;二是要实现向「青山绿水」生态型产业转变;三是要强化稀土深加工能力,拓展产品附加值,让中国稀土资源真正成为「工业黄金」。
国家发改委近期就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涉及稀土环保、稀土产业链、稀土集约化和高质量发展等。同时要加强稀土的出口管控,强化稀土的全方位监管,建立出口全流程追溯和审查机制,以及加快稀土新材料和高端应用产业发展等。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中国5月稀土出口约3,640吨,环比下降约16%。1至5月稀土出口19,265.8吨,同比下降7.2%。根据海关总署5月公布的数据,中国4月稀土出口数量为4,329吨。
对此,美国商务部十分紧张,已建议加速调查美国国内稀土矿产资源储量,及增加相关探勘许可执照的发放。但从颁发探勘许可执照到正式开采并投入市场,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美联手盟友寻替代远水难解近渴
6月11日,美国国务院出台了一项名为「能源资源治理倡议」的投资计划,美国将帮助世界各国开发锂、铜、钴等矿产资源。美国考虑的依旧是把该产业转到其他国家,美国自己的稀土资源多作为战略储备封存起来。
美国的铁杆盟友澳大利亚自告奋勇,或成为美国准备重点投入开发稀土资源的国家。虽然澳大利亚稀土储量仅占全球稀土总储量的2.8%,但是在全球待开发的稀土新项目中,澳大利亚的占比却超过了一半,不过这些项目由于缺乏足够资金而一直处于停摆状态。但就算是资金充裕,其最快投产时间也将是2023年以后,远水不解近渴。美国也希望加拿大加大稀土开发力度。即使海外稀土项目能顺利进行,可就算到2025年也无法满足美国市场的实际需求。
早在2016年,美国政府问责局发表了题为《稀土材料:制定综合性手段有助于国防部更好管控供应链中的国家安全风险》的报告,报告指出美国需要15年才能重建国内稀土供应链。这一判断与美国稀土咨询公司「船锚之家」总裁克林特比较吻合,由于稀土产业是一条供应链,中国控制这个供应链。在稀土问题上,美国集团将很难迎头赶上。
此外,澳大利亚稀土企业的稀土大多来源于马来西亚,而马来西亚的环保主义者和公众最近对稀土开采污染环境的抗议声越来越大,马方已经威胁要吊销澳大利亚莱纳斯矿业公司的经营许可证。这无异于对美国又是一记闷棍。
中美两国产业链高度融合,互补性极强,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贸易战没有赢家。如果有谁想利用中国出口稀土所制造的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中国人民会不高兴的。
编辑:沈凯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