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海洋公园要救亡 响起最尖锐警号
    3年前

香港文汇报讯:营运逾40年、已成港人「集体回忆」的海洋公园,自今年1月26日起闭园至今,「零收入」之余却有约 7亿元支出,若下月无人注资即面临倒闭。香港文汇报12日发表社评《海洋公园要救亡 响起最尖锐警号》指出,海洋公园今次首次要申请拨款「救亡」,症结在于去年超过半年的黑暴冲击,吓走内地和海外旅客,令访港人数骤降,海洋公园严重内伤。黑暴揽炒令香港逐渐步向「孤岛」,受重创的不止海洋公园。

 

特区政府昨日公布向立法会申请拨款,为海洋公园救亡。海洋公园是香港旅游业的生招牌,过去43年都自负盈亏,现在沦落破产边缘,要靠政府紧急拨款「吊盐水」,令人不胜唏嘘。海洋公园由盛转衰,根源在于黑暴乱港,导致游客锐减,收入大跌,前景黯淡。海洋公园的命运不仅是本港旅游业的缩影,更对本港经济响起最尖锐警号,本港要走出困境,重振经济,一定要拒绝黑暴揽炒,进一步加强与内地和国际的联系交流,香港才能避免沦为「孤岛」,重建繁荣。

 

邱腾华等召开记者会,表示已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寻求首次注资海洋公园54.2亿元。香港文汇报记者 摄
 

今年年初时,政府曾提出向海洋公园注资106亿元发展7大园区的建设蓝图,但疫情之下海洋公园超过3个月「零收入、零入场」,而每个月的基本开支仍需1.4亿元,因此深陷财困濒临破产,2,000名员工及7,500只动物的前途堪忧。百亿发展大计如今只能暂时搁置,所申请的54亿拨款,只是用来还债及维持未来一年营运开支所用,一年之后如何,前景未明。

 

海洋公园已创办43年,是本港深具国际影响的本土旅游品牌,广受世界各地游客喜爱,内地游客更对其情有独锺,不少港人多次重游,乐而忘返,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海洋公园过去43年都能自负盈亏,只向政府借贷,今次首次要申请拨款「救亡」,症结在于去年超过半年的黑暴冲击,吓走内地和海外旅客,令访港人数骤降,海洋公园严重内伤。

 

海洋公园自今年1月26日起闭园至今,「零收入」之余却有约 7亿元支出,若下月无人注资即面临倒闭。资料图片
 

根据今年初海洋公园交予立法会的财务报表,2016-17、2017-18和2018-19财政年度的入场人次维持在570万至580万。而2019年下半年,受修例风波影响,海洋公园入场人次急速下滑,7月至12月的入场人次仅得190万,较2018财年同期大幅下跌超过三成,跌幅前所未有。倘若2019年下半年的跌势持续,海洋公园预计在2019-20财政年度的入场人次将跌至330万,较上一年度下跌超过四成。

 

黑暴揽炒令香港逐渐步向「孤岛」,受重创的不止海洋公园。旅游业是本港的支柱产业之一,在黑暴和疫情双重打击下,本港今年1月至3月访港旅客按年下跌逾80%,令本港旅游相关行业,包括零售、餐饮、酒店、运输等皆遭冰封,本港2月零售业总销货临时估值227亿元,按年大跌44%,零售酒店及旅游业1月至3月失业率急升至6.8%,今年「五一」黄金周没有一个内地团访港,与往年每日数十万人次内地客访港形成强烈反差。

 

香港海洋公园 资料图
 

当前香港疫情稍为缓和,黑暴又蠢蠢欲动,企图卷土重来,欲把香港推下悬崖,黑暴揽炒正是香港社会的最大病毒,「黑暴」一日不除,香港一日不宁,海洋公园乃至整个香港翻身机会渺茫。本港作为细小的经济体,保持各行各业整体经济繁荣,从来离不开外来投资和游客,如今更加离不开内地资金、游客带来的「活水」。2003年受沙士打击,本港经济直插谷底,内地开放个人游,本港经济迅速谷底反弹,并保持了十多年的兴旺。其实,海洋公园乃至香港要重振复苏并不困难,关键是全社会要明白「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怎会有安居乐业的家园」的简单道理,必须全力以赴拒绝黑暴揽炒,香港才会有生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