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说明:杨润雄表示,为配合港区国安立法,在日后的教学方面会配合立法而调整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加理解和认识国家安全\大公报记者摄
对于反对派煽动中学生发起所谓“罢课公投”,反对香港国家安全立法,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昨日接受《大公报》专访时明确表示:“我们每个香港人都是国家的公民,都肩负保卫国家安全的责任”,并表示坚决反对“港独”入侵校园。他说,在加强国安教育方面,局方会做一些资料,方便老师用于教学,亦会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令到教师能够理解什么叫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法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一定要讲得清清楚楚,我们要勇于承担,为香港的教育、为年轻人负上责任。\大公报记者汤嘉平、唐晓明、杨天智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日前致函全港中小学校长回应反对派煽动的所谓“公投”,指所谓“公投”无宪制基础、无法律效力,学校不应任由学生参与,“更不应容许任何模式的罢课”。他表示,首先国家安全立法不仅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责任,也是香港市民作为国家的公民的责任。“我们应该全力支持国家安全立法,不应该去搞一些所谓罢课而去反对它。”
其次,疫情之下,学生停课多时,好不容易复课,杨润雄呼吁同学应“珍惜上课的时间,不应该因为一些所谓的政治议题而去放弃宝贵的上课时间”。他又说,校园应是学生专心学习的地方,应是一个平静、安全的环境,不应被例如罢课、叫口号、拉人链等政治活动入侵。
“面对政治黑手入侵校园,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学生。”
杨润雄坦言,回归二十三年,是时候反思一下了,如何坚守“一国两制”的初心,运用其优势,从根本上解决香港教育出现的问题。去年以来的暴乱,拉了九千多人,四成是学生,千几人在十八岁以下,这很惊人。“面对政治黑手入侵校园,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学生,我们要思考如何令到下一代有更好的未来,能够迎接未来的挑战,这是我们教育的长期目标。”
杨润雄表示,为配合港区国安法,在日后的教学方面也会配合立法而调整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加理解和认识国家安全。“我认为,在国家安全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必须要接受、承认、理解香港是国家的一部分,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每个香港人都是国家的公民,都肩负保卫国家安全的责任。”
涉及教学的工作安排,杨润雄表示会先看条例的内容,再落实细节。他说,现在的课程体系中,已经将宪法和基本法的教育用在不同的科目中,譬如中国历史课、地理、常识科目等,都有讲到香港和国家的宪制关系,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概念在不同的课程里都有提到。
“比如中国历史科目,在提到‘鸦片战争’时,会讲为什么香港在过去会被英国占领。香港1997年回归,如何成立的特别行政区,其实在历史或者其他科目里都有涉猎。我们在教《基本法》时也都有提到。通过这方面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背景。”
“学生到内地亲自去看、亲自去感受,就会深入了解国家观念是什么。”
杨润雄说,教育局在过去几年在实际交流方面也做了很多工夫。“学生到内地亲自去看、亲自去感受才会深入了解国家观念是什么。我们做了很多姐妹学校的活动,也有很多学生交流的活动。透过香港和内地学生的实际接触,大家能够更加建立感情,香港学生能够建立国民身份的认同,建立对国家的感情。”
在接下来的教育工作中,杨润雄说,局方会就着国家安全立法后,做一些教与学的资料,方便老师去做教学,亦会适当对老师做些培训,令到老师都能够理解什么叫国家安全、今次的国家安全法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
必须改革丨通识科教材把关 学校有责
图:元朗官校赵聿修纪念中学的通识教材美化暴乱,恶意攻击中央,颠倒黑白是非
早前特首林郑月娥曾提及教育不能是“无掩鸡笼”,并表示今年内会处理通识科。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表示,需等待课程发展小组提交的报告,亦会留意社会意见。而对于民建联曾建议将中小幼教材送审,杨润雄指,学校有责任监察校本教材是否符合课程宗旨,但如在制度上有值得改善的地方,局方十分乐意与议员倾谈。
留意社会声音愿与议员商讨
对于通识科的处理进度,杨润雄表示,目前暂未有既定方案,但除了会等待课程发展小组的意见外,亦会留意社会声音。他说,本届政府成立时建立了八个小组,其中课程发展小组去年已就课程发展方向和一些科目进行公开谘询,但由于受疫情影响,要先处理“停课不停学”及电子学习,所以仍未递交报告。同时,教育局亦会留意社会上的声音,听取不同人士的意见,从而去考虑各个科目会否达到原先成立的目标,然后再思考下一步怎么做。
通识科在学界的呼吁下终于有了自愿送审制度,惟早前民建联建议将中小幼教材送审时,却因反对派“拉布”,迟迟未能通过。杨润雄认为,由于学校及老师的教学需要,目前往往会自己订立教材,如果所有教材都要由统一单位进行审核,人力物力消耗太大,会出现困难。
但他认为,学校有责任监察校本教材是否符合课程宗旨,教材亦需要持平评述,并符合学生学习进度。若在制度上有值得改善的地方,局方十分乐意与议员倾谈;若有可行提议能够提高教材水平,教育局当然会做。目前教育局以审批教科书为主,杨润雄解释,是因为教科书数目较少,在大部分学校亦有使用。
升学安排丨特别安排:升中跨境生可讬人“叩门”
图:杨润雄(中)上月探访乐善堂梁
疫情打乱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升学安排。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表示,今年情况特殊,升中的跨境学生可委托别人帮忙「叩门」,相关措施迟些会公布。至于小五跨境生何时可复课,他指需先检视中三至中五跨境生复课后情况再决定。
升中统一派位于7月7日公布结果,部分派不到心仪学校的学生可能随即赶「叩门」,不过由于有14日隔离检疫措施,跨境生未必能亲自「叩门」。杨润雄表示,稍后会公布对相关安排,跨境生可委托他人代为处理有关事宜。他说,跨境生一定会获派学位,可以继续在香港读书。
小五呈分试可延至十月递交
另外,有小学校长早前向《大公报》透露,希望小五跨境生可跟随中三至中五的学生,在六月底前复课,以便准备呈分试。杨润雄回应,目前中三至中五大约有2500名跨境生,但单单小五一个年级的跨境学童已超过3000人,防疫风险相对较大,要在两者间取得平衡。教育局已经就小五呈分试订出相关措施,允许学校延迟至十月递交呈分试成绩。他又说,中二及以下的跨境学童能否在本学期回校上课,还需要检视第一阶段,即中三至中五跨境生复课后的情况。
学校停课数月,很多家长都忧心子女如何追回学习进度,杨润雄表示,「每年学习都是阶段性,即使今年返少几个月,来年可以努力追回进度」。他指出,疫情期间学生虽然未能回校,但「停课不停学」,学校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继续学习,复课之后,学校可按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在暑假补课,「由校本处理,比较贴近学校的实际情况」。
至于如何帮助今年的中五学生面对考公开试的压力,杨润雄表示,曾向考评局建议,来年给予文凭试考生多几条题目选择。杨润雄说,文凭试的校本评核亦作了一些调节,例如精简10科的评核要求,减少每科须呈交的评核数量,当中中文科校本评核选修单元数量及英文科说话评估次数均由两次改为一次,让学生有更多上课时间。
关心学生丨为人师表 最重要有“三心”
身为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最想和学生讲什么呢?杨表示,最希望同学们好好装备自己,平心静气、客观地了解所有的事,“不要那么容易受周围的环境或社会不同的讯息影响,要了解清楚事件的背后。”
杨润雄自己又最喜欢什么学科?“最喜欢数学,当解决到数学问题时会很兴奋。”
至于最不喜欢的学科,他就回答:“小学时最不喜欢书法”,他笑说自己的字“好有特色,大大小小非常飘忽,不是很多人会欣赏。”
他又认为教师最重要有“三心”:有心教学才可做得好;关心学生,因为所有做的事情都为学生未来发展;还有是心要正,即正向思维,因为老师直接影响学生对事情的看法。
要处理连串教育问题,杨又有否后悔应允出任局长?他说:“我先不答这个问题,我觉得要先做完这一任,才可以回答。或者接下来两年有好多事发生,令我突然改变现在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