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香港选举立法议员等三个选举事宜在即,香港媒体几乎天天在谈候选人是否应具备“爱国爱港”的条件问题。这事作为旁观者来看,应该是感到很怪诞的事情。因为家国情怀本应是人之常情!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生活的地方,不爱自己的国家,那他干嘛要在这里生活?那他怎么还会为自己生活的地方和生活的国家工作与服务?这不是起码的常识吗?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说:“爱国爱港”对议员和官员来说,是一个很低的底线,这是确实的。所谓“爱国爱港”,其实根本不应该只是一个香港立法会议员或政府官员应具备的条件,而是每一个香港人都应具有的情怀!然而偏偏在香港,一个要竞选立法议员的人是否“爱国爱港”,居然成了讨论的问题!
这不能不说是香港的一个特殊性,这与香港曾经被英国殖民主义者长期统治有关。一些年青、年少的青少年也缺爱国的情怀,明显与香港过去长期进行的教育有关。所以笔者认为,香港问题归根结缔是一个文化的问题!要根本的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像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对澳门要求的那样,要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基地!
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多年了,香港在经济方面的发展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而在文化方面呢?是否缺乏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香港的自觉性?
习近平主席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社会如果缺乏灵魂,不可怕吗?一个想当香港议员和政府官员的人,却既不爱港又不爱国,那他心中藏着的是什么东西?他会为香港民众谋福利吗?
文化的重要性,不是只有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重视。法国的总统马克龙亦说过,西方霸权如果衰落终结,既不是军事的衰落,也不是经济的衰落,而是文化的衰落。实际上在当今世界都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重经济而轻文化的发展,以使得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许多人没有认识到,一切人为的灾祸,都是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失衡造成的!
也许有人说,閙“港独”的也不乏学校和文化界的人士,不惟如此,君不见常常有假专家、伪学者在各处招摇过市?这正告诉我们更需要主动自觉地大力发展文化!因为任何事物都有真假优劣之分,就像种庄稼,如果庄稼地没有人精心侍弄,田地里也必会长出野草的道理一样。我们必须主动自觉地大力发展文化,才能使文化向前发展,向着有益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
笔者认为,爱国爱港仅是每一个香港公民都应有的情怀,是做人的基本素养。要当一个能监督政府执政、为民代言的立法议员,做一个为民执政的官员,如果连这样的底线都没有,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我即认为,要当议员和官员,不仅要爱国爱港,还必须要有文化!要有正确的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宗旨!
宗旨不对都不对,文化缺失俱缺失!
无德即无为民意,有义才有孺子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