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8日下午,著名水彩画家周刚先生应邀在澳门城市大学氹仔校区何贤会议中心做了题为“漫谈‘一带一路’与中西水彩艺术”的演讲。此次演讲是“一带一路”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澳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丝路国际研究院、澳门中外艺术杂志社联合主办。
周刚先生系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水彩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亦兼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周教授利用来澳门科技大学授课的间隙,进行了此次演讲。
演讲开始前,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教授致欢迎辞,并向周刚教授赠送了纪念品。澳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周平主持。来自各个院系的百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周刚教授是中国当代最具思想性和创新性的水彩画家之一。他的水彩画题材广泛、造型新颖、色彩瑰丽,笔墨之间蕴含著对生命的深切关怀、对社会的深情观照乃至对宇宙的终极思考。他的“矿工兄弟”系列水彩画,凝重而深燧,不仅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而且引人深思。他的艺术创作不选择“好走”的路。为了画好矿工兄弟,十几年来他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的煤矿体验生活,常常下到千米左右的矿井之下。他与矿工兄弟吃住在一起,深深地为他们的朴实、艰辛、坚忍所打动,并把自己的感触倾注到笔端水彩之中。
演讲中,周刚教授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深刻阐述了他对美术的思考。他认为,艺术必须反映生活、纪录时代。如果离开了生活,艺术就是虚弱、无力的;如果与时代无关,艺术也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他之所以画矿工、下矿井,直接的原因就是为当年频频发生的矿难所触动。周刚教授的艺术创作始终坚守著他的“本土现实主义创作观”。他认为,艺术贵在“真”和“情”,艺术创作应该是赤祼祼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对生命的真切体验。不管哪种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也无论中西,追寻的都是生命的问题,表达的也都是变化中的生命现象。
周刚教授饱含深情、高屋建瓴的演讲在听讲师生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周平教授在总结时说,周刚教授的艺术人生令人感佩,他笔下的矿工震撼人心,他对艺术的感悟启人心智。
